中山石岐绿色骑行嘉年华活动指南(时间+报名方式+骑行路线)
导语 “2025石岐好邻里暨华发商都骑行节”要举办了!3月15日,在中山华发商都还有多个嘉年华体验摊位、观赏表演,参加嘉年华骑行活动,还有骑行礼包,寻得隐藏打卡点,就能获取古城限定完赛奖牌哦,心动不如行动,快快报名参加吧!
活动时间
嘉年华体验摊位:
2025年3月15日 周六下午14:00-18:00
嘉年华骑行活动:
2025年3月15日 周六下午14:30-17:00
特别说明:
如当天因天气问题不能开展,则顺延3月22日下午开展(活动前一天会有专人通知)。
活动地点
中山华发商都外广场(体验摊位、起点、终点)
骑行路线
骑行路线:中山华发商都(设置政策宣传摊位、好邻里金点子收集+补充站)→中山二路→安栏路→岐江桥→孙文西路步行街→香山剧场(补充站)→孙中山纪念堂(补充站)→中山市博物馆→从善坊(补充站)→中山华发商都
报名方式
规模:限100人(报满即止)
须知:
1. 年龄要求:
18-60周岁,身体健康,无心脏病、高血压等不适宜剧烈运动的疾病。
2. 车辆要求:
自备自行车(车型不限,建议山地车/公路车/共享单车);车辆需配备前后刹车装置,禁止使用电动助力车。
3. 装备要求:
必须佩戴头盔、骑行手套等安全护具;建议穿着运动服、防晒装备。
4.报名时间:即日起至2025年3月13日24:00
5.报名费用:
28元/人(含活动保险、完赛奖牌、骑行礼包等物料部分费用)
6.线上报名:扫码进群,群内填写登记资料及缴费。
7.线下咨询:中山华发商都一楼客服中心、石岐街道新时代文明实践中心(电话:0760—23328527)现场填写表单。
8.报名确认:成功报名者将收到短信/电话通知,需携带身份证件现场签到。
9.骑行礼包:背囊+定制T恤+集章卡+透明拍照卡。
10.奖项设置:
一)骑行活动与奖项
1.完赛奖牌:按照路线,完成骑行,即可在签到处获得完赛纪念奖牌;
2.文化传播大使:针对骑行路线上所经过的指定景点或者沿途风景,于安全情况下进行拍照记录,并于朋友圈、小红书、抖音发布(选其一),即可到中山华发商都一楼客服台领取礼品一份。(发布内容要求:活动主题+按要求拍摄的4张照片)
二)现场体验活动与奖项
骑行障碍挑战:现场设置部分骑行障碍(例如:绕桩、穿越指定直线等),能够于指定时间内完成挑战,可在摊位获得指定奖品一份。
2.慢骑比赛:参与者需要尽量放慢速度骑行,通过指定区域。能够在不倒地的情况下骑得最慢,可在摊位获得指定奖品一份。
注意事项
1. 参与者需服从现场指挥,遵守交通规则,不得竞速或脱离队伍;
2. 如遇暴雨、台风等极端天气,活动将延期并提前通知;
3. 承办方会统一为参与者购买活动当天的意外保险;
4. 活动期间照片/视频默认授权主办方用于宣传。
骑行路线打卡点提前知多D↓
1. 中山华发商都出发点
中山华发商都位于中山市中心,毗邻百年老街——孙文西路步行街,商业体量6.9万方,地上6层,地下三层600+停车位,是集购物、家庭、艺术、休闲为一体的商业综合体。集萃时尚轻奢、精致生活、阅享品味、童趣空间、美食盛宴及活力时刻六大核心业态板块,打造全方位的美食、购物、休闲、娱乐新体验。
2. 岐江桥
岐江桥连接孙文西路,跨越石岐水道,东西走向。1950年动工兴建,次年竣工,全长70米,桥面宽4米,为木结构桥。由于桥下通航需要,桥的中段用木墩船接驳而成,靠人工移动完成开合程序。岐江桥是岐江河上第一座桥,是当时广州去唐家湾、拱北海关必经之公路桥。
3.孙文西路步行街
孙文西路步行街是中国最早的步行街之一,位于石岐老城区。马路两旁至今仍然保留着近代建筑艺术色彩,还留存着精美木雕、灰塑等中西合璧建筑。弯曲自然的商业街,舒适怡人的外部空间尺度,南洋风格的骑楼,整个街区外部空间与功能有机结合,既颇具历史文化欣赏价值,又有纪念和爱国教育意义。
4.香山剧场
香山剧场是孙文西路历史文化街区的重要公共空间,也是连接背街小巷和烟墩山的枢纽空间,剧场选用了红砂岩作为主舞台的材料,中心舞台采用香山古城的老地图地刻,是街区最具活力、最有文化氛围的节庆文化广场。
5. 孙中山纪念堂
孙中山纪念堂由中山籍香港知名人士郭德胜捐兴建。1982年2月动工,1983年4月竣工,同年11月12日揭幕。占地3万多平方米,建筑面积8400平方米。整座纪念堂建筑,鸟瞰成一“中”字,平视成一“山”字。两侧是幽廊曲径和园林小景,前面是公园。
6. 中山市博物馆
中山市博物馆是一个集收藏、研究、展示及教育功能于一体的综合性博物馆,不仅承载着丰富的历史文化,还通过多个专题博物馆向公众展示了香山(中山)深厚的历史底蕴和多彩的文化特色。
7. 从善坊
从善坊历史文化街区位于石岐街道民生路,建于1921至1925年间,共和巷、从善坊、观音巷与郭家巷这四条主要巷道南北向延伸,东西向穿插,串联起了整个历史文化街区。共有140余栋侨房建筑,多为骑楼,砖混结构,融合了中西建筑风格,骑楼、青砖民居与雕花窗棂相映成趣,展现了浓厚的文化韵味。